同样一件事,差不多能力和背景的人来做,为何有人能随便成功,有人却困难重重?缘由就是大家的思维完全不同,你处在哪种思维层级,决定了你的成长和将来。
思维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,它是现代科学研究中,一些科学家探索而得的成就。假如大家能自由应用在平时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的场景中,将收获颇丰。
第一层:环境。我现在拥有什么能力,爱好什么,周围有哪些资源,所处什么地区。这都是第一层环境。大家习惯了,依据已有些能力、资源去考虑下一步的进步路径。大家习惯了抱怨爸爸妈妈没给自己一个好的起点,没给自己选一个好专业;创业失败抱怨伙伴不给力、创业环境差;销售营业额不好抱怨公司商品没知名度,顾客不认同等等,都是基于环境的思维,怪爸爸妈妈、怪公司、怪社会环境等,把所有缘由归于外部环境,不会从自己找原因。站在这个思维层次的人,比较容易沦为社会底层。
第二层:行为。结合大家拥有这类资源或关系,再去考虑大家能干什么(内容),基本上考虑的行业、专业与自己原有些专长、资源有关,大家觉得成功的机率相对高。这是第二层行为。基于行为这个层次考虑的人,不受制于环境,是典型的行动派,相信努力就能成功,遇见问题喜欢从自己找问题。学习没进步,由于自己不够努力;销售营业额不好,由于自己不够努力;人际关系不可以,要努力和同事相处处在这个层次的人积极向上,喜欢奋斗,但有时却没找到更好的办法。
第三层:能力。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边界的,大家一般依据我们的能力来设计怎么样推行(办法),什么还需要学习、学会,如此成功率可能更高。在这个思维层次的人,总会想方法提高我们的能力,探寻更好的办法、更优的战术,探寻最简单、高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。譬如营业额不好,依据营业额=成交顾客数目客单价,缘由是顾客数目少,还是成交单价低。若是顾客数目少,是顾客池太小,还是实际转化的比例低,先找到问题的核心,再去优化、改变。能站在这个层次考虑的人,基本都可以成为企业的佼佼者。
以上三个层次是最易操作和改变的,绝大部分人都处于这三个思维层级考虑和解决问题。
第四层:信念、价值。大家应该如何如何,我觉得什么特质非常重要。这就是核心价值观。选择比努力更要紧,第四个层次的人都是选择高手、策略专家。在面对不一样的选择时,会通过我们的考虑和信念,找到高价值的赛道。在能力层次的人了解怎么样把事情做好,是做事的人;在信念层级的人善于选择做什么正确的事,是典型的出色领导者。
第五层:身份。大家想让自己成为何样的人,我们的理想是什么,我想过哪种一生。身份是自我价值和生活使命的体现。夫妻、爸爸妈妈、子女、员工,这类都是社会角色,大家被动同意。而身份是自己赋予的,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。譬如一个厨师,厨艺精湛,他对我们的身份认可有不一样的选择:1、成为世界顶尖厨师,2、经营一家餐厅,成为老板,3、成为餐饮品牌开创者,在全球开设代理店。身份不同,进步路径就会完全不同。
第六层:系统,有些也叫灵性,指大家与世界的关系。这是思维层次的最高级别:精神领袖。大家生活的意义何在,一般是宗教、信仰解决这个问题。现代科学任何一门学科,学到博士最后都上升到哲学的范畴。它超越了大家对我们的关注,而是强调我和世界的关系,成为改变世界的人。苹果的广告语:活着就为改变世界,站在最顶尖的思维层次,所以苹果能在乔布斯的领导下成为世界顶尖公司。马云的让天下没难做的业务,也是这样。
你处在哪种思维层级,决定了你以后会成为何样的人。(余建祥)
作者介绍:余建祥,学习能力教育专家、家庭教育顶层设计专家。